帝国理工学院(英文:Imperial College London),是一所主攻理学、工学、医学和商学的研究型大学,全称为帝国科学、技术与医学学院(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, Technology and Medicine)。帝国理工学院是具有创新力的大学之一,尤其以工程专业而著名。
帝国理工学院于1907年建立于英国伦敦,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于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院和大英帝国研究院、皇家矿业学院、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合并组成,曾是伦敦大学成员之一。学院校友中,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、3位菲尔兹奖得主。
帝国理工学院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7位、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2位,2022U.S.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20位,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5位。
中文名 | 帝国理工学院 | 外文名 |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|
简称 | 帝国学院、帝国理工、Imperial、IC | 创办时间 | 1907年 |
办学性质 | 英国公立大学 | 学校类别 | 研究型大学 |
学校特色 | G5超级精英大学;金三角名校;罗素大学集团成员;国际科技大学联盟成员;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;全球大学校长论坛成员 | 专职院士数 | 75位皇家科学院院士、87位皇家工程学院院士、80位皇家医学院院士 |
院系设置 | 工程学院、医学院、自然科学学院、商学院等 | 现任领导 | Alice.P.Gast |
地址 | South Kensington, London SW7 2AZ | 知名校友
| 亚历山大·弗莱明、丹尼斯·加博尔、布莱恩·梅、姚桐斌、王大珩、涂长望、陈吉宁 |
主要奖项 | 诺贝尔奖、菲尔兹奖、图灵奖 | 学生人数 | 19,115(其中研究生人数为9,130) |
教师人数 | 4,390 | 学校官网 | http://www.imperial.ac.uk/ |

环境设施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帝国理工学院是一所开放式大学,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。主校区南肯辛顿校区位于著名的富人区南肯辛顿,紧邻海德公园、肯辛顿宫(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住处)、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,与白金汉宫、威斯敏斯特教堂亦相距不远。附近还有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、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、皇家艺术学院、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等文化机构。此外,还有圣玛丽校区(St. Mary's Campus)、希尔伍德公园校区(Silwood Park Campus)、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区(Chelsea and Westminster Campus)、皇家布罗普顿校区(Royal Brompton Campus)、查令十字校区(Charing Cross Campus)、哈默史密斯校区(Hammersmith Campus)、崴校区(Wye Campus)等。南肯星顿校区建筑风格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,校园中央的女王塔是帝国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。塔高287英尺(85米),是从前帝国研究院(Imperial Institute)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。塔里悬挂的10口大钟,是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礼物,以王室成员名字命名。每有重要王室成员生日或其它王室纪念日,大钟都会在下午敲响。
帝国理工学院除了位于南肯星顿校区的中心图书馆外,所有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,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,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。中心图书馆24小时开放,每周五晚23:00关闭进行打扫,周六上午11点重新开放。
2000年,校友加里·田中捐资2700万英镑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,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(Tanaka Business School),后更名为帝国学院商学院(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)。2004年,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御令商学院正门为帝国理工学院的“正门”。
计算机服务中心支持强大的PC机组和工作站,它们联网成一个分布先进的计算机环境,并和互联网相连。可以进行办公应用,进行复杂的科学、数学、工程运算、画图或编程。中心支持组对计算机提供帮助和免费资料。
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使用的图书馆很多,有学院、各系的图书馆、数字图书馆、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等等。坐落于南肯辛顿主校区的中心图书馆总藏书量为750,000册,读者座位850个。中心图书馆有学院所有学科的图书资料,有丰富的科学、历史、艺术、文学、旅游和其它学科的收藏。包括350多万本图书和1800本期刊,总藏书量达725,000册。还收藏有报纸、杂志、磁带和CD。还有推荐图书的复印件。还可使用伦敦其他大学的资料。中央图书馆与高科技资讯工业企业联系紧密,学生还可参与相关资讯机构的工作。在同一座大楼内还有科学博物馆图书馆,有85万卷藏书,4500多种期刊,900多个读者座位。
各系科图书馆藏专有研究资料,支持各自的学科,它们提供基本教科书的复印本、课程材料。医学院在所有的校园内有自已的图书馆。
图书馆计算机系统和校园网相连,拥有最新的电子信息索取技术。计算机数据库可以通过CD-ROM工作站或互联网在线查询。中心图书馆内的PC机有接口和所有图书馆电子服务相连。
院系设置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帝国理工学院下设工程学院、自然科学学院、医学院、商学院等院系。
航空航天系 | Dyson设计工程学院 |
生物工程系 | 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系 |
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|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|
化学工程系 | 材料科学和工程系 |
计算机系 | 机械工程系 |
生物工程系 | Dyson设计工程学院 |
临床科学学会 | 外科与肿瘤学系 |
医学系 | 李光前医学院伦敦办事处 |
国家心脏和肺学会 | 帝国学院学术健康科研中心 |
公共卫生系(学院) | 帝国学院国家卫生服务信托 |
数据科学学会 | Grantham学会——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 |
未来能源实验室 | 安全(系统)科学和技术学会 |
全球健康创新学会 |
|
学术英语中心 | 业余课程(Co-Curricular)中心 | 教育发展中心 |
社会评价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帝国理工学院历年来在最具影响力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、QS世界大学排名、U.S. News世界大学排名、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四大全球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。
|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| QS世界大学排名 | U.S. News世界大学排名 |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 |
2022 | 12 | 7 | 20 | 25 |
2021 | 11 | 8 | 20 | 25 |
2020 | 10 | 9 | 20 | 23 |
2019 | 9 | 8 | 18 | 24 |
与中国高校的合作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清华大学-帝国理工共建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创新学科
浙江大学-帝国理工联合应用数据科学实验室
南京大学-帝国理工学院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
上海交通大学
香港大学
中国科学院
申请信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科生必须通过UCAS(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),即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,在线申请。申请代码为IMP150。由于国际学生名额有限,建议尽早申请。
硕士项目(含授课型和研究型):帝国理工学院认可名单上国内大学本科毕业,平均分85分以上。对应英国学位要求为:最低二类A等荣誉学士学位以上。
PhD项目:要求至少硕士毕业,均分85分以上,国内本科毕业生一般不可直接申请。对应英国的要求为:本科二类A等荣誉学士学位+硕士毕业
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项目一般未设定有截止日期,但如欲申请奖学金的话,国际学生建议在第二年7月1日前申请。授课型项目一般10月中旬开始开放申请,同时便开始审核材料,实行滚动录取模式,录满便止。视专业不同,整个申请和录取的过程可能一直持续到第二年8月份。
帝国理工学院的语言要求分标准(Standard)和较高(Higher)两种水准,Standard为雅思总分6.5以上,单项不低于6.0分;Higher要求总分7.0,单项不低于6.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