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兴趣坚持不懈,才是你奔向梦想应有的姿态!
为兴趣坚持不懈,才是你奔向梦想应有的姿态! **次见到Richard 同学,就被这个帅气的小男孩吸引了,说话带着腼腆,也带着一种接受过美国高中教育才有的自信和异想天开。考试真不是他擅长的,所以他 SAT 才考了 2100 分出头,在高中的平时成绩也不是最突出的。他同时也不擅长和人打交道, 和我熟了之后,才开始跟我话多了起来,每次都拉着我看他拍的微电影,一看就是几个小时。在高中期间,他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,拍微电影、写无厘头的小说、捣鼓他这辈子最爱的机器人,总的来说不是我们中国孩子平时喜欢玩的东西。**次和 Richard 聊到他一辈子最想去的大学是什么,他坚定的说:“斯坦福!”想必大家都知道斯坦福大学的本科录取有多难,通俗的话讲,就是非天才不要的学校。可是,我们的 Richard 同学怎么看怎么都不像天赋异禀的天才,至少在拿到斯坦福录取前不像。 这个孩子虽然才 16 岁,但是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执行能力,有自己坚持做一件事情的韧性。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,亨瑞集团做留学以来,见过了数百上千个学生,见过他们的家庭,见过他们的教育,但有多少孩子在临近上大学,雏鸟即将展翅的时候是具备以上三点的?**点,有想法,这个不难,中国的孩子虽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被逐步扼杀创造力,但是在 16、17 岁这个年纪,普遍还是异想天开的,也普遍有自己的想法。第二点,有执行力,这个很难。中国家长们太喜欢包打天下了,我 17 岁上清华读大一,我妈还在家犯愁我不会去食堂打饭不会用洗衣机。可是 Richard 从 15 岁开始就在美国一个人读寄宿制高中,一个人去组织机器人社团,一个人去拉着同学拍微电影了,两厢对比,我不如多矣,遑论他人。 我们说**点是想,是动脑,第二点,就是做,是动手。这第三点,韧性,却是最难。有多少孩子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北京少年宫做机器人,一直能够坚持到高中参加美国机器人大赛,然后再一直坚持这项兴趣到大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专业的?换个说法, 有多少孩子能在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过程中坚持一项兴趣的?再换个说法,有多少家长是不怕自己孩子小升初,初升高,高升本的分数不好,而让孩子牺牲准备考试的时间来坚持自己兴趣的?所以我很佩服,孩子的韧性,大多来自于家长的鼓励和支持。 家长刚遇到我的时候,也是心里直打鼓,一度觉得他们之前的培养方式是不是错了。家长眼看着周围的孩子们,小学同班的孩子们都准备小升初了,这边自己家孩子在玩机器人。初中同班的孩子们,又都在准备托福考试SSAT 考试去了,这边自己家孩子还在玩机器人,高中同班的孩子们,一群美国孩子,都在辛苦准备 SAT 和平时的 GPA,自己家孩子仍然还是在玩机器人!说回来,我很佩服这位妈妈的大心脏以及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。这种理解是和我的理解是一样的,所以我极力支持了家长的判断。 古人已经说的非常透彻了,朱子说:“孔子教人,各因其材”,换成我们的说法就是说:“坚持你自己的兴趣!”为什么要各因其才,为什么要坚持你的天性,因为真正的教育,是传道授业解惑,是解的学生的惑,每位学生的惑都不一样,所以需要坚持孩子自己的兴趣。这个话题又大了,我无意就这么大的问题抒发开来,我每次见到一个新学生,我都会问他,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?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情况是,要么孩子自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,要么是家长在旁边插句话:嗨,孩子还小,他知道感兴趣什么。这句话不对,而且是非常错误的,我们的教育,应该去启发学生自己的兴趣,去帮助学生巩固兴趣,去帮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作为自己一辈子的职业,这才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。 斯坦福大学有一篇小问题:如果你可以回到过去,你最想见到哪一位历史人物,或者见证哪一个历史时刻?孩子说:我想见证路易十四时代的战争,因为那个时候刚刚发明了堑壕战,这种战争很有趣。严格来说,孩子说的没错,他确实对这方面感兴趣,哪个小男孩不喜欢舞刀弄枪,不喜欢战争故事?可是在递交申请前 24 小时,被我审核的时候看到了,我立刻 say no,为什么?价值观不对。你是在申请斯坦福大学,想进入的是美国顶尖的教育层面,这个层面的人会觉得战争很有趣么?即便你是个孩子,但是觉得战争有趣这样的话也绝对不能说,你看着美国天天在外面跟小国家导弹乱飞,可是真正的美国精英阶层,尤其像斯坦福这样的西部民主重镇却是非常反战的。一个小时之内,我跟学生说,你听听我的思路怎样:我最想见证乔布斯和皮克斯工作室创作《玩具总动员 1》的时候,因为这是史上**部全 CG 动画片,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影的完美结合,是将人类的科技巅峰通过艺术表达的成功典范。 或许你想问,你怎么帮这个孩子申上斯坦福的?我会说文书很漂亮,我会说面试很成功,我会说我们亨瑞留学美方招生官老师帮助了很多内部信息和支持。但是归根结底我想说,我做得最对的事情是坚持了让学生沿着自己兴趣去做,同时鼓励孩子去启发他多方位的兴趣,也帮他巩固兴趣,直到送他到斯坦福去读这个专业。他喜欢机器人?好, 我们帮助他做机器人的项目,帮他引荐导师。他喜欢拍电影?好,我正好也是电影爱好者,我们畅谈电影的拍摄手法和编剧逻辑,我们一起拍部微电影多好!他喜欢写小说? 更好,没多少人知道我写过数篇长篇小说、杂文、散文,一度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靠稿费过日子。学生喜欢什么,我们先帮他分析,再引导他去在这个专业内真正做好,而不是半途而废。有兴趣代表了有想法,但是还需要执行能力,更需要坚持做一件事情的韧性。 最后,我们回过头来再看,这个孩子的成功有偶然,也有必然。2100 分的 SAT, 中游以上的高中 GPA,能录上斯坦福大学,从留学业内来讲,着实是很棒的成就。从我内心深处来说,我觉得家长给了我们一块璞玉,这块璞玉在交到我们手上之前毫发无损,所以我们雕琢起来得心应手。 |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4
2022-12-14
|